一九六五年,夏。
绿皮火车咣当咣当往前窜。
车厢里头,汗臭、烟油子还有烂苹果的味儿,全混在一块儿。
黄卫东睁开眼,脑子一片空白。
不对啊。
我不是在会议室跟人扯皮吗?
这是哪儿?
一股不属于他的记忆,硬生生塞进脑子里。
黄卫东,男,二十。
父母是援边工程师,几年前出事故,都没了。
他成了孤儿,下了乡。
现在政策松动,按烈士子女和返城知青的名头,给安排回城。
单位,红星轧钢厂。
要落脚的家,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。
红星轧钢厂…南锣鼓巷…黄卫东一个激灵,浑身汗毛都竖起来。
这不是他前世陪老妈刷了几遍的《禽满西合院》吗?
我这是…穿了?
他伸手在自己大腿上拧了一把。
嘶——真他娘的疼。
他看了一圈。
车厢里是硬座,坐着的人衣服上都带着补丁。
车窗外头,天蓝得不像话,地也一望无际。
这感觉太真了。
“系统?”
黄卫东在心里喊。
没动静。
“金手指?”
还是没动静。
“空间?
老爷爷?”
一连试了好几遍,脑子里跟空的一样。
黄卫东的心一点点往下沉。
没系统,没外挂,就一个返城知青的身份。
还有一个破网兜,里头装着几件旧衣服和几本书。
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。
一想到那个“禽满西合院”,黄卫东就头皮发麻。
吸血的秦淮茹一家子。
假仁假义的一大爷。
官迷心窍的二大爷。
算盘打到天上去的三大爷。
还有傻柱跟许大茂那对冤家。
那地方哪是人住的,整个一斗兽场。
而他,一个没爹没妈没靠山的,就要一头扎进去。
黄卫东吐出一口浊气,逼着自己定下神。
慌没用。
骂娘也没用。
既然来了,就得活下去,还得活出个人样。
他闭上眼,把原主的记忆和那部电视剧的内容,一遍遍地过。
想在这群禽兽里活好,就得比他们更懂他们。
他唯一的本钱,就是脑子里这些东西。
火车汽笛长鸣,车速放缓。
“京城站,到了!”
车厢里乱糟糟动起来,人人都在拿自己的行李。
黄卫东拎起网兜,跟着人流往车门口挪。
他站在月台上,看着那些带着时代印记的建筑和标语。
自己的人生,从这一刻,重新开始。
......京城站外头,人挤人。
黄卫东凭着脑子里的印象,找到街道办的接待点。
一个西十多岁的女人接待他,胳膊上戴着红袖章。
正是管这片的街道办王主任。
“你就是黄卫东同志吧?”
王主任从上到下扫了他一眼。
这小伙子,个头不矮,人也周正,就是眼神里有股说不出的稳当劲儿。
“王主任好,我是黄卫东。”
他不咸不淡地应着。
“路上累坏了吧?
介绍信和户口材料都带了?”
“都带着。”
王主任接过材料看了一遍,点点头。
“行,小伙子,跟我走,我领你去新家。”
“往后啊,你就是我们南锣鼓巷的街坊了。”
“有啥难处,就去街道找组织。”
“谢谢王主任。”
俩人一前一后,拐进胡同。
一个挂着“南锣鼓巷九十五号”门牌的院子出现在眼前。
还没进门,院里的吵嚷声就传出来。
王主任带着黄卫东,迈过垂花门。
院子里的光景,跟他脑子里记得的分毫不差。
一个标准的三进院子。
前院、中院、后院,塞满了住户。
这会儿院里站着不少人,都伸着脖子往这边看。
“王主任来了!”
一个戴眼镜的老头,看着就透着精明,第一个迎上来。
“老阎,给你介绍下,院里新来的住户,叫黄卫东。”
王主任开口。
“往后就是邻里,你们多帮衬着点。”
“那肯定的,肯定的。”
三大爷阎埠贵扶了扶镜框,脸上挂着笑,眼珠子却在黄卫东身上转。
“卫东同志,你好,我是院里的三大爷,叫阎埠贵,在小学教书。”
“三大爷好。”
黄卫东点点头。
这位三大爷,算盘珠子都快崩到脸上了。
话音刚落,一个腆着肚子,官架子比天大的半大老头也凑过来。
“我就是二大爷刘海中。”
他拿腔拿调地清了清嗓子,手背在身后。
“欢迎新同志啊,来到我们大院。”
“二大爷好。”
黄卫东还是那副淡淡的模样。
最后走来一个面相看着最敦厚的老人。
“卫东,我是一大爷,易中海。”
“以后院里有事,言语一声。”
他的声音听着很让人信服。
“一大爷好。”
黄卫东心里却冷笑。
就是这个伪君子,为了他那点养老心思,能把整个院子的人都算计进去。
正说着话,一个穿着白褂子,人高马大的青年咋咋呼呼地挤进人群。
“哟,来新人了?
欢迎欢迎!
我叫何雨柱,大伙都叫我傻柱。”
傻柱咧着大嘴,一口白牙,瞅着是挺敞亮。
他话音刚落,一个尖嘴猴腮,穿着放映员制服的男人就跟腔。
“傻柱,你那德行可别吓着新来的同志。”
“我叫许大茂,轧钢厂放映员。”
许大茂一点不藏着掖着,那眼神,跟刀子似的。
黄卫东把这些人的脸一张张记在心里,面上一点波澜都没有。
就在这时,一道又怨又贪的目光,从人堆里扎过来。
黄卫东顺着看过去。
一个胖得走形的老婆子,正躲在门后头,死死盯着他手里的网兜。
贾张氏。
她旁边还站着个女人,身段不错,脸也俏,就是眉眼间全是愁苦。
院里的核心人物,秦淮茹。
“行了行了,都别围着了。”
王主任发话。
“卫东刚下车,身子乏着呢,让他先拾掇拾掇。”
她用手一指后院东边的一间空屋。
“卫东,那就是你的屋子。”
“原先是个小仓库,我叫人给腾出来了,你先住着。”
贾张氏一听这话,眼睛都放光。
住我家后边?
那可真是太好了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