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野云小说!手机版

野云小说 > > 庄英萧艳《小巷人家: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》完结版免费阅读_小巷人家: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全文免费阅读

庄英萧艳《小巷人家: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》完结版免费阅读_小巷人家: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全文免费阅读

翡冷翠的霓虹 著

言情小说完结

古代言情《小巷人家: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》,讲述主角庄英萧艳的甜蜜故事,作者“翡冷翠的霓虹”倾心编著中,主要讲述的是:38岁的庄英捏着银行卡时,手心还残留着十五年跑销售、干代驾的汗渍。 这200万本是他买房的首付,是和老婆萧艳规划七年的婚房钥匙,却在签合同刷卡时,被告知余额不足。 当他带着开车回家家途中,萧艳一句“我弟上周刚用那笔钱付了首付”如冰锥刺骨——所谓的救命钱,早已变成妻弟婚房的首付与新娘的彩礼三金。 视频通话里,岳母数着彩礼单冷笑:“萧艳有出息就该帮衬弟弟,不回来喝喜酒就别认亲。” 暴雨夜的高速路上,庄英眼前交替闪过萧艳的离婚短信、岳母数钱的指节、小舅子新房的红双喜。 方向盘失控的刹那,他脑海里只剩一个念头:这被老婆原生家庭透支的人生,真可笑。 再次睁眼,消毒水味换成了公共厨房的油烟气。 他躺在八十年代苏州纺织厂筒子楼里,身上是打满补丁的的确良衬衫,镜中映出《小巷人家》里“孝庄”庄超英的脸——那个婚后仍把一半工资如数上交、被父母PUA,孝心外包,只知道窝里横,遇事委屈自己老婆孩子的高中数学老师“孝庄”。 指尖划过裤袋里皱巴巴的工资条,又瞥见母亲正伸手要掏他的口袋。 融合了双重记忆的庄英突然冷笑出声:这“冤大头”的人设他要亲手撕碎,被原生家庭算计的人生他早就不想干了!

主角:庄英,萧艳   更新:2025-07-02 20:26:19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
庄父庄母一行人走后,家里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。

黄玲做饭时会不自觉哼起小调,缝补衣服时脸上总挂着笑,跟庄超英说话都比平时响亮几分。

俩孩子瞅着爸妈心情好,在院子里追着疯跑,笑声一阵接着一阵。

晚上哄睡孩子,屋里终于安静下来。

庄超英打了盆热水给黄玲泡脚,看见她脚后跟上裂开的大口子,心里直发酸。

等孩子们睡熟,两口子并排躺在被窝里,听着窗外呼呼的风声,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。

庄超英往黄玲身边挪了挪,轻轻搂住她:“阿玲,等弄到好木料,把图南的屋子换到外间去。”

他边说边用手比划:“做个上床下桌,上面睡觉,下面摆两张书桌,俩孩子写作业宽敞。楼梯底下全钉成小抽屉,能放不少东西。”

他顿了顿接着说:“筱婷还住阁楼,把楼梯改成带柜子的,也能塞杂物。咱们就住里间,早上做饭也方便。”

黄玲靠在他怀里,听着这些打算,心里暖乎乎的。

她伸手摸了摸庄超英下巴上的胡茬:“想法倒是挺好,就是做起来费劲儿。”

“费点劲怕啥,放寒假了有的是时间。”

庄超英捏了捏她的手,“我跟一鸣说了,让他帮忙盯着木料。等弄到手,先画个样子再开工。”

“你教书就够累了,放假还闲不住……”黄玲心疼地说。

“不累!”庄超英想起原主小时候跟着其二叔干活的场景,打断她,“以前在二叔家,跟着学过木匠活,这些难不倒我。孩子们能用上我做的家具,比啥都强。”

黄玲往他怀里又靠了靠:“听你的。等家具做好,把屋子拾掇拾掇,墙上糊点报纸,肯定比现在敞亮。”

“对了!”庄超英突然想起来,“这次阅卷的补贴,你别舍不得花,明天扯两块布,给自己做件新衣裳。你那件棉袄补丁摞补丁的,该换换了。”

“别瞎花钱!”黄玲赶紧说,“我这衣服还能穿,省下钱给孩子买点本子铅笔。”

“孩子的我都记着呢。”庄超英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,“你为这个家操碎了心,也该打扮打扮。”

窗外风还在呼呼地刮,被窝里却暖烘烘的。

两人又说了会儿话,直到黄玲的呼吸渐渐平稳,庄超英才慢慢闭上眼。

第二天一早,黄玲吃了早饭去上班。

庄超英热好孩子们的饭,就往李一鸣家跑。

“一鸣,木料有信儿没?”一进门就问。

李一鸣挠挠头:“正巧有个消息!木材厂这两天处理边角料,都是小块的,不过便宜。我寻思做小家具够用,就是得多费点拼接的工夫。”

庄超英眼睛一亮:“行!只要料子结实就行。啥时候去拉?”

“明早天不亮!我找了辆板车,咱一块儿去。”

李一鸣说,“得早点去排队,去晚了好料子就没了。”

第二天凌晨,天还黑着,庄超英就和李一鸣拉着板车出门了。

木材厂门口已经排起长队,大冷天的,大伙跺着脚搓着手,嘴里哈出的白气在路灯下直冒。

好不容易轮到他们,庄超英蹲在木料堆前仔细挑。

专挑纹路顺、质地硬的,看见有疤结的就摇头放下。

李一鸣在旁边帮忙搬,时不时提醒:“庄老师,这块松木不错,结实还不爱变形。”

俩人忙活到中午,才装满一车木料。

虽然长短不齐,但都是实打实的好料子,拉回家顾不上歇,庄超英又忙着分类整理,靠院墙码得整整齐齐。

邻居林武峰路过,笑着打趣:“庄老师,这是要大干一场啊!”

庄超英擦了把汗:“想给孩子做几件家具,以后写作业、放东西方便。”

晚上黄玲下班回来,看见院里堆着的木料,又心疼又感动:“累坏了吧?”

“不累!”庄超英笑着说,“明天就画样子,图纸弄好就开工。”

夜深了,庄超英坐在台灯下,铺开旧报纸,拿起铅笔认真画图纸,昏黄的灯光下,笔尖沙沙地在纸上移动。

第二天庄超英起晚了点。

刚穿好衣服,就听见黄玲和宋莹在门口说话。

“玲姐,庄老师真会做家具啊?”

宋莹嗓门大,就算压低声音,隔着门也听得清楚。

“谁知道呢?”黄玲捂嘴笑,“不过他放假闲着也是闲着,找点事做也好。”

俩人又说了几句,黄玲推门进来,见庄超英醒了,赶紧嘱咐:“超英,我和宋莹上班去了,中午记得给孩子们热饭,顺便把隔壁栋哲的饭盒也热一下。”

“放心吧,家里有我。”

庄超英端起漱口杯点头。

等黄玲走了,庄超英吃完留的早饭,把图南叫到跟前:“爸爸出去一趟,你在家照顾好妹妹和栋哲,中午把饭热热。”

说着掏出两块钱,“做完作业,带他们买点吃的。”

看着图南懂事地点头,庄超英心里一暖,他打算去二叔家碰碰运气。

二叔家只有几个闺女,上了年纪后,做木工的家伙什都闲置了。

不管是买还是租,只要能把工具弄到手就行。

庄超英把点心和糖果仔细包好,揣在怀里往二叔家去。

寒风卷着碎雪打在脸上,他紧了紧衣领,心里想着怎么开口跟二叔提工具的事。

转过街角就看见二叔家的青瓦白墙,院子里传来隐约的说话声。

推门进去,却见堂屋里坐着的不只是二叔二婶,还有沉着脸的庄父。

四目相对时,空气瞬间凝固。

庄父手里的烟卷猛地抖了抖,烟灰簌簌落在青砖地上。

“哟,大忙人还想着来看看老叔?”

庄父把烟狠狠按在石桌上,声音里带着刺,“翅膀硬了就把爹妈扔一边,这孝心可真让人感动。”

庄超英握着点心匣子的手紧了紧,强压下心里的不适:“爸,我就是来看看二叔二婶……”

“少拿这话糊弄人!”

庄父猛地站起来,震得桌上的茶杯嗡嗡响,“你眼里还有没有长辈?当初供你读书,现在倒好,有了媳妇忘了娘!”

二叔“嚯”地从藤椅上起身,布满老茧的手重重拍在桌上:“大哥,差不多行了!超英夫妻俩日子过得不容易,你老这么挤兑孩子算怎么回事?”

二婶也快步从厨房出来,扯着庄父的袖子劝:“大哥消消气,有话好好说。”

“有什么好说的!”

庄父甩开二婶的手,脖颈上青筋暴起,“他现在会算计了,知道哄着媳妇问我们要钱,怎么不想想给爹妈尽点孝心?”

“大哥,你这话就过分了!”

二叔气得胡子直颤,“超英他们夫妻俩起早贪黑的,带两个孩子不容易。你当爹的不帮衬也就罢了,还和大嫂一个劲地管他要钱,合着就赶美是亲生的?”

二婶也在一旁抹着眼泪:“大哥,孩子们日子苦,咱们做长辈的该多体谅啊……”

庄超英站在原地,喉头像堵了块棉花。

看着二叔二婶为自己说话,眼眶不禁有些发烫。

庄父被怼得说不出话,脸色一阵青一阵白,突然抓起桌上的烟袋,转身就往门外走,临走还狠狠甩下一句:“好!你们都向着他!以后别指望我再来!”

脚步声渐渐远去,院子里又恢复寂静。

二叔长叹一声,拍了拍庄超英的肩膀:“别往心里去,你爹那脾气……说吧,来找二叔啥事?”

庄超英这才把怀里的点心匣子递过去,声音有些发涩:“二叔,我想跟您商量个事儿……”

二叔盯着庄超英发红的眼眶,粗粝的手掌重重拍了拍他后背:“多大点事儿!不就是做家具缺家伙什儿嘛,后屋那套刨子锯子都落灰了,你直接搬去用!”

说着就往杂物间走,掀开蒙灰的蓝布,露出整套木工工具,斧头手柄还缠着防滑的布条。

庄超英正要开口提租金,二叔已经把工具箱塞到他怀里:“你这孩子,跟你二叔客气啥?当年你放假天天来帮我打下手,这些家伙早该传给你!”

二婶也从厨房端出一碟烤红薯,往他兜里塞了两个:“天儿冷,路上垫垫肚子。”

正说着,二叔突然一拍大腿:“对了!西头老张家翻盖新房,拆下来不少老木料,都是实打实的柏木!我跟他熟,现在就带你去看看!”

不等庄超英推辞,拉着他就往门外走,棉鞋踩在雪地上“咯吱咯吱”响。

两人深一脚浅一脚赶到老张家时,院里正堆着几截粗大的木料。

二叔熟络地搂着老张肩膀:“老哥,听说你这有好料?我侄子做家具正缺呢!”

老张打量了庄超英一眼,笑着说:“老周介绍的还能错?都是房梁拆下来的老料,给你算便宜些!”

庄超英蹲下身仔细查看,木料表面虽然粗糙,纹理却细密紧实,敲一敲还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
二叔在旁帮着还价,最后以半卖半送的价钱敲定。

三个人合力把木料装上板车,临走时老张还硬塞给他一把铁钉:“小庄,拿着,别跟叔客气!”

回程的路上,庄超英拉着满载木料的板车,心里暖烘烘的。

二叔在旁边不时提醒:“注意左边那根料,别磕着了!”

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,在雪地上拖出两道温暖的印记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