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野云小说!手机版

野云小说 > > 钢铁洪流超级联盟(林小羽李卫国)完结版免费阅读_钢铁洪流超级联盟全文免费阅读

钢铁洪流超级联盟(林小羽李卫国)完结版免费阅读_钢铁洪流超级联盟全文免费阅读

星辰墨客 著

其它小说完结

林小羽李卫国是《钢铁洪流超级联盟》中的主要人物,在这个故事中“星辰墨客”充分发挥想象,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,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,以下是内容概括:青铜方向盘的甲骨文坐标指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,为后续「时空锚点与水利工程关联」埋下线索;幽荧石的时空扭曲特性与隧道内的古代岩画形成呼应,暗示外星文明与地球历史的隐秘联系;末班车逆向行驶的异常状况,预示失踪事件并非孤立,而是更大规模时空紊乱的开端。(纯属虚构,如有雷同纯,属巧合,请勿对号入座)

主角:林小羽,李卫国   更新:2025-07-07 15:49:54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2025年4月12日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枢纽。

陈岩握着青铜方向盘的手在发抖,金属表面的甲骨文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指针正死死指向闸口下方的丹江口水库。

三天前,他在实验室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方向盘时,意外发现刻度凹槽里嵌着极细的幽荧石粉末——与北京地铁隧道壁的成分完全一致。

“坐标吻合度99.7%。”

中科院地理所的王教授将平板电脑推过来,卫星地图上的红点像一枚钉子扎进渠首枢纽中心,“但这里是现代人工建筑,怎么会和三千年前的甲骨文产生关联?”

回答他的是水面突然泛起的涟漪。

正在检修闸门的工人突然指着水面惊呼:“有东西在动!”

数十道幽蓝光影从水下升起,在混凝土闸墙上投射出菱形纹路——与首卷末班车消失时隧道内的发光符号完全相同。

李卫国盯着那些光影,后颈突然泛起被注视的寒意,他想起失踪那晚,最后一节车厢的乘客正是被这样的光芒吞噬。

潜水队下水半小时后,对讲机里传来颤抖的声音:“水下有建筑……像是古代祭坛,中央立着九根青铜柱,柱顶有发光的石头!”

陈岩接过水下摄像头传来的画面,呼吸瞬间停滞——青铜柱表面刻满与地铁岩洞相同的岩画,只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模糊的先民,而是清晰的碟形飞行器,正将幽荧石晶体递给头戴羽冠的人类。

“是大禹治水的传说。”

随行的考古学家许老突然哽咽,他指着岩画中被晶体劈开的山脉,“《尚书》记载禹‘随山刊木,奠高山大川’,原来他用的根本不是石器,是外星文明给的时空矿物!”

当潜水员试图触碰青铜柱时,水库水位突然下降五米。

林小羽腕间的红痕剧烈发烫,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手臂变得半透明,透过皮肤竟能看见血管里流动的幽蓝光点——和首卷在1937年车厢里逐渐消失的状态如出一辙。

智能手表不知何时恢复运行,屏幕上跳动的时间不是2025年,而是1938年6月9日——花园口决堤的日期。

“所有人撤离!”

陈岩的呼喊被一声闷响打断。

渠首闸口的混凝土表面突然浮现出水流状的纹路,那些纹路迅速编织成古代水系图,长江、黄河的支流上标满红点,正是青铜方向盘曾指向的南水北调中线坐标。

最中央的陶岔位置,一个巨大的“归墟”二字正在水纹中旋转,翻译软件显示,这是《列子·汤问》里记载的“渤海之东,不知几亿万里,有大壑焉,实惟无底之谷”。

“是时空裂缝!”

陈岩突然想起首卷末隧道内的幽荧石样本,那些矿物的量子结构能扭曲时空,而此刻水库下方的青铜阵,分明是用九颗巨型幽荧石构建的“时空锚点”。

古代人用这种装置稳定水脉,现代的南水北调工程却因大规模调水激活了锚点,导致不同时空的水患场景开始重叠。

水面突然炸开巨大漩涡,九根青铜柱同时亮起。

林小羽看见1937年的卢沟桥出现在漩涡中央,永定河的洪水混着现代水库的清水倾泻而下,那些在首卷中出现过的29军战士竟在水中奔跑,他们的钢盔上倒映着2021年郑州暴雨中的冲锋舟。

更骇人的是,漩涡深处浮出一列地铁车厢,车身上布满弹孔和水锈,正是失踪的10号线末班车,只是车窗里映出的不是现代乘客,而是穿旗袍的民国女子和扛着炸药包的士兵。

李卫国在昏迷前看见的最后画面,是方向盘上的甲骨文突然流动起来。

那些古老文字组成了动态地图,南水北调的中线干渠正在变成发光的时空通道,从陶岔渠首延伸至北京,途经的每个水利枢纽都亮起幽蓝光芒——石家庄滹沱河倒虹吸、邢台沙河渡槽、安阳穿漳工程,每个节点都对应着历史上的重大水患事件。

“司机同志,醒醒!”

熟悉的北京地铁报站声将他拉回现实,李卫国猛地抬头,发现自己正坐在末班车驾驶位上,仪表盘显示的时间是23:19,但车窗外不是熟悉的隧道,而是1954年的长江江面。

浑浊的洪水拍打着车厢,他看见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在车顶搬运沙包,其中一人转头时,面容竟与自己二十年前的父亲一模一样。

车载系统突然发出警报,电子地图上的线路不再是10号线,而是蜿蜒的长江水道,代表列车的红点正在逆流而上,目的地赫然标着“1998年洪湖分洪区”。

李卫国这才发现,操纵杆上不知何时缠满了水草,水草中嵌着细小的幽荧石碎片,正是首卷末班车归来时多出的神秘物质。

地面实验室里,陈岩正对着光谱仪数据惊呼。

水库水样中检测出三种不属于地球的元素,与首卷幽荧石完全一致,更惊人的是,这些元素的排列方式与地球自转的潮汐能频率形成共振——当调水量超过某个临界值,幽荧石锚点将彻底激活,把整个南水北调工程变成贯通时空的“水脉通道”。

“看这个!”

林小羽指着实时监控画面,本该停运的末班车突然出现在陶岔渠首的上空,列车下方拖着长长的水痕,那些水痕在卫星地图上勾勒出中国古代的“禹贡九州”轮廓。

更诡异的是,驾驶位上的李卫国正在微笑,他的瞳孔里流转着幽蓝光芒,掌心按在青铜方向盘上,而方向盘的指针,此刻正指向两千公里外的三峡大坝。

当陈岩团队带着幽荧石样本赶到三峡时,大坝的泄洪闸正在自动启闭。

监控录像显示,凌晨两点十七分,闸门内侧突然浮现出1954年洪水的倒影,真实的江水与历史的洪峰在闸口处形成时空夹层,数艘载着防汛物资的木船从1998年的时空层驶来,与现代的混凝土建筑发生碰撞,激起的浪花中竟漂浮着首卷末班车的碎片。

“必须关闭所有锚点!”

许老颤抖着展开岩画拓片,九根青铜柱组成的星图与北斗七星完全吻合,“古代人用九星阵稳定时空,现在锚点失控,唯有重启阵法才能阻止归墟吞噬时间!”

林小羽突然想起在陶岔看见的幻象,那些古代巫师正是用幽荧石的能量劈开山脉。

她咬破手指,让带有幽荧石成分的血液滴在方向盘上,甲骨文突然发出强光,拼出一行新的信息:“十二水脉归位之日,时空归墟降临之时”。

所谓十二水脉,正是长江、黄河等十二条中国主要河流,而南水北调工程,恰好串联起其中七条。

李卫国在逆向行驶的列车中感受到了时空的重量。

当列车驶过武汉长江大桥时,他同时看见1957年的通车典礼和2020年的防汛灯光,两种时空的雨水在车窗上交织成网。

他突然明白,自己和林小羽这些首批穿越者,早己成为幽荧石选定的“时空导体”,唯有沿着古代水脉重新激活九星阵,才能阻止不同时空的洪水在现实世界叠加。

最后一道闪光中,李卫国将方向盘狠狠砸向控制台。

青铜柱的光芒在三峡大坝上空亮起,九道光束连接起北京、陶岔、三峡、都江堰等水利枢纽,形成覆盖半个中国的时空网络。

而在网络中心,丹江口水库底的归墟正在缓缓闭合,那些来自1937年的枪声、1954年的号子声、2021年的呼救声,逐渐消散在幽蓝的光芒中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