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老爷落难时,蒙我爹搭救捡回一命,故而口头为我和他的独子宋子清定了婚事。
因病留在家中的宋母,竟也为宋子清相看好了一个姑娘。
都是父母之命,无奈之下,宋家约定两妻共娶,视为并嫡。
娶亲前日,我照旧用卖豆腐的钱给宋母买药送去,却听她和我未婚夫谋划,先娶进门者为妻,后娶进门者则为妾。
妻随宋子清赴京赶考,妾则留下养家度日,侍奉宋母。
而宋子清先要去迎亲的,不是我家。
他喜欢的姑娘,也不是我。
我默默拎了药回去,看着在我豆腐摊外救下的落魄青年,终是说出一句: 明天一早过来抢亲,我就白送你一锅蒲包豆腐。
1
蒲包豆腐是我们白家不外传的手艺,凭借这份手艺,我祖父脱了贫买了地,再也不是流民。
我爹盖起了瓦房,宽敞明亮,冬暖夏凉。
而我,则攒下了不少的银两。
原本这些银两都是要做嫁妆,随我嫁到夫家的。
三年前,京城里的一位大官宋老爷,不知犯了什么错,举家被贬到我们这个偏远的小县城来。
许是行路艰难、饥渴不堪,才到县上,那宋老爷就病倒在了我爹的豆腐摊前。
我爹为人仗义,又热情善良,见状忙把宋老爷搀扶到了医馆里,自掏腰包给他看了病。
还把新出锅的豆腐,划拉了半爿,送给那宋老爷果腹。
宋老爷吃饱喝足之后,感恩不尽,问过了我爹家中情况,闻听有一小女待字闺中,当场便拍板,口头定下了我和他的独生子宋子清的婚事。
我那时才刚及笄,等着给我说亲的人家很多。
可我爹说,宋家和那些杀猪宰羊的人家不一样,他们是读书人,清白上进,若我嫁过去了,以后就不用再抛头露面,受早起晚归买卖之苦了。
我不知道读书人比杀猪宰羊的人好在哪里,我只知道宋子清生得好看,长得没有那些屠户吓人。
他说话的声音也好听,文绉绉的,礼貌又克制地叫我白姑娘。
我长这么大,还没有人这样称呼我。
我娘去得早,我爹怕我受人苛待,这么多年没有再娶,亲自抚养我长大,平素总喜欢叫我毛妮儿。
左邻右舍的阿婆婶婶,便也跟着我爹叫我毛妮儿。
可亲固然可亲,但我
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《梦云七九一》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