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野云小说!手机版

野云小说 > > 顾阳林澍长夜渡尽时全文免费阅读_顾阳林澍完整版免费阅读

顾阳林澍长夜渡尽时全文免费阅读_顾阳林澍完整版免费阅读

高向阳啊 著

其它小说完结

金牌作家“高向阳啊”的其他小说,《长夜渡尽时》作品已完结,主人公:顾阳林澍,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:新作品出炉,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,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,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!

主角:顾阳,林澍   更新:2025-07-06 12:34:04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九月初的暑气,像一层刚熬好的、黏稠滚烫的糖浆,严严实实地裹住了省重点明德中学的每一寸土地。

午后两点,日头正毒,白晃晃的光线砸在水泥操场上,蒸腾起肉眼可见的、扭曲摇曳的热浪。

空气沉重得仿佛能拧出水,吸进肺里带着灼烧感,混杂着青春期男生身上挥之不去的汗味、女生发间廉价洗发水的甜腻、劣质印刷试卷的油墨气息,以及新课本纸张被阳光烘烤后散发出的、干燥而略带灰尘的味道。

一种属于开学季特有的、混杂着希望与压抑的、汗津津的气息。

通往主教学楼必经之路旁的公告栏前,此刻正上演着无声的硝烟。

高二年级开学考的成绩红榜,像一块巨大的、鲜红的磁石,牢牢吸附了几乎所有返校的学生。

人群一层叠着一层,黑压压的脑袋攒动着,嗡嗡的低语、刻意压低的惊叹、偶尔爆出的懊恼或惊喜的短促呼声,汇成一片沉闷的、令人烦躁的背景音浪。

空气里弥漫着无形的紧张与较量——那是尖子生们心照不宣的角斗场,是中等生们衡量位置的标尺,更是吊车尾们避之不及、却又忍不住偷觑一眼的审判台。

林澍站在人群外围的梧桐树荫下,身形挺拔得像一棵初生的青竹,带着一种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沉静。

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切地往前挤,甚至没有显露出太多关注。

他只是安静地站着,目光平静地掠过那些攒动的后脑勺,仿佛眼前这片喧嚣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玻璃。

洗得微微发白却熨烫得一丝不苟的蓝白校服衬衫,服帖地勾勒出少年清瘦的身形,领口严谨地扣到最上面一颗,连风纪扣都一丝不苟地系着。

露出的脖颈线条干净利落,透着一股近乎刻板的疏离感。

他是高二(三)班的班长,更是这次开学考毫无悬念的年级第一,一个在明德中学这个以“严苛”和“竞争”著称的名校里,被老师们视为标杆、被同学们私下称为“学神”的存在。

终于,前排几个兴奋讨论着的女生看完分数,带着或满意或失落的复杂表情挤出人群。

人墙裂开一道缝隙。

林澍这才迈开步子,步履沉稳,带着一种近乎精准的节奏感,不疾不徐地走上前去。

他不需要挤,人群似乎自动为他让开了一条小小的通道,目光也随之聚焦过来,带着毫不掩饰的探究、羡慕,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。

他的视线平静地越过前排几个熟悉的名字,首接落在红榜最顶端,那用加粗黑体打印的位置:**第一名:高二(三)班 林澍 总分:698**698。

一个足以让任何竞争对手感到绝望的数字。

语文138,数学150,英语148,理综(物理97,化学90,生物75)——各科分数像用尺子量过一样均衡得可怕。

阳光照射在鲜红的纸张上,那个名字和分数折射出冰冷而炫目的光。

“哇!

又是林澍!”

“698?!

他是不是人啊?

数学满分?!”

“啧,真稳得跟机器似的…怪物吧这是…”细碎的议论声像细小的水流,在他耳边滑过,又迅速消散。

林澍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,既无骄矜,也无得意,甚至连一丝波澜都没有。

仿佛那高悬榜首、承载着无数艳羡目光的名字和分数,属于另一个与他毫不相干的灵魂。

只有那双沉静如深潭的眼眸深处,在接触到那串冰冷数字的瞬间,极其短暂地掠过一丝极淡、极快的疲惫。

那感觉稍纵即逝,像是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内部,某个微小齿轮因长期超负荷而发出的一声微不可闻的、只有他自己能听见的叹息。

他习惯性地抬起右手,修长干净的手指,指甲修剪得整齐圆润,状似无意地拂过左手手腕内侧。

指尖触碰到的皮肤下,隔着薄薄的衬衫布料,一道尚未完全愈合、微微凸起的疤痕,传递来一种细微的、冰凉的异物感。

这个动作极其自然,像是整理袖口,又像是拂去并不存在的灰尘。

他顺势将原本就扣得严实的衬衫袖口,又往下轻轻拉了拉,确保那点隐秘的痕迹被妥帖地掩盖在深蓝色的布料之下。

就在这时,口袋里的手机隔着校服裤传来一阵短促而清晰的震动,像一颗投入死水的小石子。

林澍不动声色地再次退后一步,彻底脱离人群的视线焦点,站回梧桐树浓密的阴影里。

他摸出手机,屏幕亮起的光在树荫下显得有些刺眼。

屏幕上显示着一条新信息,发件人:”妈“。

他点开,简短而熟悉的字句跳入眼帘:”小澍,看到成绩了吧?

妈妈为你骄傲!

你是妈妈的希望,也是我们家的未来。

一定要保持住,千万不能松懈!

周末回家,妈给你炖你最爱的山药排骨汤,好好补补。

注意身体,别太累。

“每一个字都像带着温度,却又沉甸甸的,带着不容置疑的期许和一种温柔的束缚。

那“唯一的希望”、“家的未来”的字眼,像无形的丝线,瞬间缠绕上来,勒得他胸口有些发闷。

林澍的指尖悬停在冰冷的手机屏幕上方,微微蜷曲了一下。

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,在他低垂的眼睫上投下细碎的阴影。

他沉默了几秒,指腹在光滑的屏幕上轻轻摩挲,最终只敲下两个同样冰冷的、毫无温度的字:”收到。

“发送。

屏幕暗下去,映出他模糊而平静的侧脸。

他将手机重新揣回裤兜,仿佛刚才那片刻的情绪波动从未发生。

目光再次投向那张鲜红的榜单。

这一次,他的视线不再只停留在顶端。

那沉静的目光像一台精确的扫描仪,顺着榜首自己的名字一路向下,平稳地掠过那些熟悉或半熟的竞争对手的名字和分数——第二名张薇,语文强项但理综稍弱;第三名李哲,数学狂人但英语拖后腿……每一个名字背后,他都仿佛能看到对方课桌上堆积如山的习题册、深夜亮着的台灯,以及和自己一样,隐藏在平静外表下的紧绷神经。

视线继续下滑,掠过班级平均分的排名(高二三班理所当然地名列前茅),掠过那些代表着中游挣扎和微小进步的分数,最终,滑向了榜单最末端那片几乎无人愿意驻足、弥漫着失败气息的区域。

鲜红的纸张在这里显得有些讽刺。

在一堆名字和低分段数字的末尾,在几乎贴着公告栏边框的位置,他看到了一个有些陌生的名字,以及一个触目惊心的分数:**顾阳 高二(三)班 总分:317**317。

语文:65,数学:42,英语:71,理综:物理28,化学35,生物76(生物成绩在这一片惨淡中显得异常突兀)。

一个在明德中学这种以高考升学率为生命线的省重点,足以让任何班主任眉头紧锁、让任课老师摇头叹息、让同班同学投去异样目光的分数。

它像一个鲜红的烙印,宣告着某种彻底的脱离和放弃。

林澍的目光在那个名字上停留了不到一秒。

像一片羽毛轻轻拂过浑浊的水面,没有留下任何涟漪,甚至没有激起一丝波澜。

一个名字,一个数字,仅此而己。

一个存在于同一张榜单、同一个班级,却仿佛身处平行宇宙的陌生人。

他甚至想不起这个叫“顾阳”的同学,在教室里坐在哪个角落,长什么样子。

他的存在感,似乎比公告栏上被风吹落的灰尘还要稀薄。

他平静地移开视线,仿佛只是扫过一片无关紧要的背景。

转身,迈开步伐,依旧是那种平稳得近乎精确的步调,不疾不徐地汇入了教学楼方向的人流。

阳光重新落在他挺拔的肩背上,将他深蓝色的校服映照得有些发亮,也将他拉长的影子投在滚烫的水泥地上,那影子轮廓清晰,线条冷硬,透着一股与周遭带着汗味和喧嚣的青春气息格格不入的、近乎完美的孤独。

在他身后,公告栏前的人群依旧喧闹。

有人为微小的进步欢呼,有人为错失的分数懊恼,有人对着榜单顶端的名字顶礼膜拜,也有人对着末尾的名字发出不以为然的嗤笑。

顶端的荣光与末端的尘埃,此刻还只是这张冰冷红榜上两个被巨大鸿沟隔开的、毫无交集的符号。

命运的齿轮,在九月的骄阳与汗水中,尚未开始转动它那沉重而残酷的咬合。

林澍的身影消失在教学楼的阴影里。

公告栏前,一个瘦高的身影才慢吞吞地从人群最外围挤了过来。

他穿着同样蓝白的校服,但洗得发薄,领口敞开着,露出清晰的锁骨,袖口随意地卷到手肘。

他的动作显得有些拖沓,仿佛每一步都踩在深水里,单肩挎着一个瘪瘪的、看不出形状的书包。

他径首走到红榜的最末端,目光甚至没有往上瞟一眼那些闪耀的名字。

他的视线首接落在最底下那几行,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和那个刺眼的“317”。

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,既没有羞愧,也没有愤怒,只有一片近乎漠然的平静。

仿佛那分数不是烙在他身上的印记,而是写在别人名字下的一个无关紧要的数字。

阳光刺眼地照在他略显苍白的脸上,几缕汗湿的、偏长的黑发黏在光洁的额角。

他微微眯起眼,目光在那个“317”上停留了几秒,然后极其缓慢地移开,掠过旁边几个同样惨淡的名字,最终,落在了“顾阳”名字上方不远处,那高悬榜首、光芒万丈的三个字上——**林澍 698**。

他的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、近乎嘲讽地向上扯动了一下,快得让人以为是光影的错觉。

随即,他低下头,不再看那红榜一眼,转身,拖着步子,逆着涌向教学楼的人流,朝着操场另一端、靠近废弃自行车棚的僻静角落走去。

阳光将他同样拉长的影子投射在地上,那影子边缘模糊,带着一种漫无目的的颓唐,很快就被喧嚣的人潮和灼热的光线吞没。

没有人注意到他。

就像没有人注意到,在他刚才站立的地方,一张被揉皱又展开的草稿纸从他那瘪瘪的书包里滑落出来,无声地掉在滚烫的水泥地上。

纸上是密密麻麻的数学演算,潦草而混乱,但在那些公式和数字的间隙里,在页面的角落里,却用铅笔细致地勾勒着几幅与学习毫无关系的速写:一只停在生锈车铃上的麻雀,阳光透过破棚顶投下的光斑,还有…一个穿着校服衬衫、低头解题的模糊侧影。

那侧影的轮廓干净利落,带着一种专注的沉静。

风掠过地面,卷起那张纸的一角,露出了画中少年手腕处,被铅笔特意加深的一道浅浅印记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